宁海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地形,使得西侧的群山常笼罩于白雾之中,理所当然的让宁海沾染了那么一点点的“仙气”。一场短促的小雨之后,新笋破土而出,山区里弥漫着土腥味,成片的竹林中,时不时传来竹皮掉落的簌簌声。南方的物候,对于我这个北方游客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有趣。
戏台从宋金时期诞生开始,因为本身作为舞台的缘故,便有了华丽的本质,耳听的是悠扬的戏曲,眼观的自然也要是美丽的东西。也许是一种特别的幸运,无论是依旧盛行于乡间的民俗信仰,或是百姓对宁海平调这种地方曲种的持续热情,更因为一些人几十年默默地守候,让这些精美的宁海戏台有幸留存至今。 “戏台之旅”开始的并不顺利,除了县城之中的那座常年关门的城隍庙戏台有明确地址之外,其余的戏台几乎在地图上是难觅踪迹,唯一能做的就是到戏台所在的那个村子里去碰碰运气。
地处东海之滨的宁海,由于海运或者商贸的发达,自古便是物阜民丰。有了钱,还了乡,头等大事便是修缮祠堂,以光宗耀祖。在金钱富裕及攀比心的促使下,每个家族都卯足了劲把祠堂修葺成“脸面”工程,而整个祠堂的关键部位便是戏台,戏台的关键部位在于藻井。
更有趣的是,在修建祠堂戏台的时候,宁海人也不忘表现出商人的精明,在修筑祠堂时,引入两家具有竞争力的建筑队伍,沿中轴线对称分头施工,其目的是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竞争机制,用“斗巧”来保证祠堂及戏台的质量。在这种建造手法下诞生的戏台,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马岙俞氏宗祠戏台、下蒲魏氏宗祠戏台、岙胡胡氏宗祠戏台。
三藻井的岙胡胡氏宗祠戏台便成了宁海戏台中的明星,是探访戏台者不得不去的地方。第一个藻井呈右螺旋式,以十六个龙头状坐斗向上重叠,像十六条巨龙翻江倒海般向顶端盘旋;第二个藻井呈八卦样式,并雕刻有小门一周,象征着天神进出的门;第三个藻井边檐处绘有细腻的花鸟图案,顶部是彩绘双鱼明镜。在佳节或者宗族活动的日子,祠堂戏台上仍旧会有戏班的演出,不过更多时候,祠堂承担了本村老人活动室的角色。戏台两侧的厢房,一边是四方桌前纸牌被摔的啪啪作响的群情激昂,一边是播放着九十年代港片的老旧电视机前的聚精会神。认真的老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些外来客,我小心翼翼的溜到他们跟前,想问些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去问,并不想打搅了他们的生活。
常说山路难行,得益于浙江地区的物阜民丰、经济发达,宁海的山路却顺当许多。“绿衣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感觉自己就像当初的李白一样在“缑氏山”中,寻找着下一个村子中的下一个戏台。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让盛产竹类的清潭村,能把这些农产品卖出深山。
走在清潭的街上,随处可见的便是带着泥土的新笋。误打误撞,我进入了一个祠堂,戏台便是它的标配。祠堂的大殿里不规则的摆放着数个圆桌,院子里是一边聊天一边洗鱼的老奶奶们。我好奇的盯着门口正在娴熟剥笋的老爷爷们,由于我爱吃笋的缘故吧,看着那些鲜嫩的笋脱口而出“这些笋要是在北京,得几百块了”。爷爷明显是被我的话惊到了,随即他们爽朗的笑了起来,开玩笑的说“一块钱一斤,卖给你”。我们便认真的打算买,“我们这里满山都是笋,给你们找个铁锹,自己去山上挖吧”一个普通话还算可以的爷爷说到,“这是给村里的一户人家办白事用的笋,不然就送你一些了”。这时候来了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问我们“你们是来旅游的?”,我说“我们是想看看双枝庙戏台”,“这个戏台不是,双枝庙在村口的小溪边”他说到。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找错了地方,却意外的看到了本地人最真实的生活。
后来一路的旅行发现,每一个宗祠戏台都要靠自己去向当地的老乡询问,才能找到确切的位置,才能开门进去参观,也许这个过程才是最有趣的。本以为是一趟点卯旅行,不曾想却因为那些鲜活的生命,让旅行丰富了起来。
面朝着大海的潘家岙潘氏宗祠,我们一直找不到开门的管理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同村的一位中年男人也来祠堂找管理员。交流之后了解到,原来这位中年男性的父亲去世刚满49天,牌位可以放进宗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东西变得更加的前卫、时尚,不过有些东西依然被一群人默默的坚持着。而所坚持的那些东西,也许就是区分这个大同社会的最好的准则。
潘家村人居住在海边,多数人从前以出海捕鱼为生。为了保佑平安,期望出海有个好收成,他们每年开海的时候都要在祠堂唱龙王戏,邀请戏班大唱几天,期望龙王保佑顺风顺水、满载而归。戏目上演之时,村里准备出海的男人们便会把渔具、小船等放在戏台两侧,祈求龙王赐福。这些传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传承至今。
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此行最后一个村子去寻找戏台。问了几个人后才打听出,下蒲村魏氏宗祠的钥匙在一个小商店的老板那里,这个商店老板便是80多岁高龄的魏文灶爷爷。本想着我们拿着钥匙自己去宗祠里看看戏台,谁料想老人家要和我们一起同往,老爷子说“我为保护戏台努力了几十年,现在有了国家更好的保护,我能做的就是给每一个来看戏台的人,讲一讲这些年的故事”。
走进宗祠,戏台正对着的大殿上,整齐的排列着先人的排位。我好奇的问魏爷爷“是否只有魏姓男人才把排位放在这个祠堂里”,魏爷爷说“以前是只有魏姓男性,但如今无论是男女,无论姓不姓魏,都可以把排位放在这个祠堂里”。有些时候感觉这里坚守了一些东西,有些时候感觉这里又是如此的开放。坚守的是那份保护民族瑰宝的不变的信念,而改变的是随着文化开放、人口流动中带来的新的进步的观念。在时代变迁中,宗祠、戏台便成了一本本可以阅读的家族日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
一天的宁海之行,和当地人的接触并不多,但都是围绕着戏台而来的。戏台守候着一代代宁海人出生、成长、远走他乡,有的人依然会记得自己小时候在戏台周围度过的欢乐童年;有的人依然记着在戏台下吃过的百家饭的味道;更有的人依然守候着古老的戏台不曾离去。无论是远远飘来的烹笋的味道,还是“咿咿呀呀”的唱腔,也许对于远在他乡的宁海人来说,这就是“想家”的最直接意象。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在他的游记开篇这样写道。数百年的时光在一代代宁海人的指尖划过,有的东西变了,有的东西依旧是曾经的样子,就如这些戏台。起码,在我旅行的那一天是这样的。
各个戏台单独介绍: 名称:岙胡村胡氏宗祠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岙胡村胡氏宗祠 明代初期胡姓先祖乔迁至此,因地处山岙,所以被称作岙胡。清代中期胡氏祖先开始修建胡氏祠堂,随后逐渐扩建壮大,逐具规模。上个世纪20年代,村民们对戏台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增设了三连贯的藻井,基本行成现今格局。 名称:龙宫村陈氏宗祠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陈氏宗祠 村庄四周都是山岗,现在还能看到从龙宫村到宁海黄坛瓦窑山村的一条汉代石砌驿道。古道是龙宫村的一条主经脉,很多座建于明、清朝或民国时的道地都在这条古道上。龙宫村差不多都姓陈,有一座陈氏宗祠,宗祠戏台为全村最重要的历史文物。村里还有三颗巨大的龙树:金龙树、银龙树、乌龙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名称:马岙村俞氏宗祠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马岙村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前天井,仪门、戏台、正厅,以戏台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四合院类的建筑群。戏台的正面朝向正殿的神灵和祖先牌位,戏为神灵和祖宗而演。正厅与天井间有三级台阶,取意连升三级,仪门之上悬挂有“唐刺史俞公家庙”匾,可见当时俞氏家族地位之显赫。 名称:清潭村双枝庙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双枝庙 双枝庙为里岙地区清潭、衡山、孔家、上张等六个自然村共同祭祀神明的地方,整体格局与形制保存十分完好,殿堂檐角高翘,戏台硕大。祠堂之前小溪的上下游各有一巨石,上刻有“禁潭界”三字。明朝文学家方孝孺在其著作《娱静楼记》中详细的描述了清潭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村中依然有方孝孺讲学处。 名称:潘家岙村潘氏宗祠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桥头胡街道潘家岙村潘氏宗祠 潘家人居住在海边,多数人从前以出海捕鱼为生。为了保佑平安,期望出海有个好收成,他们每年开海的时候都要在祠堂唱龙王戏,邀请戏班大唱几天。唱戏择日很重要,大致都在每年农历六七月的一个水日。戏目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比如《四将通和》这样的龙王调和以平安为主要题材的戏为首选。戏目上演之时,村里准备出海的男人们会把渔具、小船等放在戏台两侧,祈求龙王赐福。 名称:下蒲魏氏宗祠戏台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下蒲村魏氏宗祠 下蒲是后舟、下洋两村的合称,魏氏宗祠在两村之间,为两村共有。祠堂采用了“劈作法”,仔细观察在中轴对称交接地方的漆色都有明显深浅。下蒲魏氏宗祠戏台是二连贯藻井,戏台背后的祠堂正门算是大气秀美
Round tips:如有更多时间还可寻访宁海附近两个古镇 名称:前童古镇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南山区 前童古镇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保留至今的“回”字结构的八卦形街巷是一大亮点。镇子内户户轻便小桥、家家潺幽流水,水绕屋舍,人依水居。童氏宗祠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是典型的明代四合院。这座宗祠是方孝孺在二十八岁时候亲自参与设计的,西厢曾被辟为方孝孺祠。 名称:石浦古镇 位置: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南海边 石浦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渔商重镇,被称为“海上通衢、浙洋重镇”。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当地人称为“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现今的建筑以明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