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非遗文化资讯
[导读]焦作非遗文化资讯
高抬火轿
高抬火轿舞蹈表演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当时生活在丹水河流域的人们就有抬花轿闹新春的习俗。明代,隐居在丹水河畔的布衣王子朱载堉赋予了抬花轿这种民间舞蹈表演艺术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内涵。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宏大热烈的高抬火轿成为百里怀川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
怀梆
怀梆,因起于旧怀庆府(今沁阳)一带而得名,其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是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特色剧种。怀梆的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由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与河内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相结合,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明清时期,日益兴起的怀庆商帮为拓展市场、推销“四大怀药”不断组织怀梆演出活动,加速了怀梆的发展和成熟。后来跟随怀庆商帮的脚步,怀梆逐步走向更广大的地区,一时间声名鹊起,有“五府怀梆”的美誉,深受各地人民喜爱和认可。
绞胎瓷
如果说陶代表着阳刚之气,那么瓷更多的是阴柔之美。陶与瓷的变化,是精与神的交融,是火与泥土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绞胎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代,鼎盛于北宋。焦作当阳峪在唐宋时期是著名的瓷都之一。在北宋时,当阳峪窑的作品就已达到“白如雪、黑如漆、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的巅峰和艺术境界。
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相互叠合,再进行绞揉、切片、拼接、贴合、挤压,制作成型,然后上釉烧制。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绞胎瓷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质与中国文人墨客的君子情怀不谋而合。绞胎文化源于孟子的“君子本色,表里如一”,器物表达的精神是对君子本色的尊敬和赞美。从技法上绞胎瓷着重表现瓷胎的表里如一,从美学上绞胎瓷强调淡美素雅,力图表达“仁义礼智根于心”的君子品味,同时又以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诠释了“其色也睟然”君子气概。
麦草画
麦草画于草木清香中触摸历史的脉搏,以自然之物造永世之美。民艺的初心并非为了艺术而艺术,更多的是为追求美的呈现。
以化腐朽为神奇之力,利用麦草的自然光泽和材质,通过多道创作工序,最终幻化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作品,以表达出手工艺人心中的天地万物。麦草画里所蕴含的乡土气息,洋溢着质朴的热烈,也传承着匠心的细腻,无论是技艺继承还是新工艺的探索,都保留下了民间艺术鲜活的特点,那些巧手的民艺人以手为媒,重新赋予了草木旺盛的生命力。
黑陶
黑陶制作技艺诞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它是先民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又一次跨越,是文明与创造的全新层次。烧陶不仅仅是一门关于器物的工艺美术,它还附带着人们的怀旧情结,掺杂着对土地最深刻的文化记忆。水与泥的交融,泥与火的淬炼,黑陶的诞生,浓缩着百炼成钢的坚韧,更蕴含着破蚕成蝶的大美之韵。
作为沁阳文化遗产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黑陶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巨大的人文感召力,制作黑陶对泥土的要求非常严格,泥土必须细腻,颗粒大小和密度要均匀,经传统工艺的手工取土、制泥、拉坯、修形、绘画、雕刻、压磨、烧制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毫无生气的泥土,通过制陶人的设计制造和火的洗礼,用手赋予器物灵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作品。
沁阳唢呐
在明代世子朱载堉对唢呐的改良和对唢呐演奏的培育下,唢呐表演在古代怀庆府一带影响深远。沁阳唢呐,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因其具有较强的摹仿性和多种眼花缭乱的杂耍绝活,在本地区深受群众的喜爱,无论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都要请唢呐班吹奏。
山阳刺绣
刺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手工艺术,穷工极巧、异彩纷呈,各个地域在其独有的文化境遇下长久的积累和发展得以生成拥有自身的特色及优势的作品。而山阳刺绣则是以写真山水为主要题材,以超写实山水绣为特色,采用多种针法,不同粗细的线,不同层数的叠加,来表现远中近景结合的立体效果的作品。
百日时光里的万线千针方能幻作一张锦绣画卷。正是这种精雕细琢才使雄奇的山与灵秀的水得以跃然于绣布之上,在创作的不断改进中,景物的立体感逐渐增强,画面的层次变化日益丰富,色彩的绣制几近真实。业内人士惊叹,江南刺绣以精细著称,而焦作的山水写真绣品具有北方刺绣的大气且不失秀美,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