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机场飞行区等级升至4E 可保障747起降
[导读]
2011年8月2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下发《关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批复》(民航函[2011]947号),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和《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经审核同意换发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使用许可证,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简称“长春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D升级到4E,机场消防等级提升至8级,最大可使用波音747-400型同类及其以下机型。9月1日零时起,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航站楼续建部分及新增的两部E类国际登机桥全部投入使用。
长春机场飞行区等级提升,与机场本期续建工程息息相关。2009年6月24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合理布局、滚动发展”的原则,此次扩建工程是将机场规模由设计目标年从2013年延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由320万人次提高到650万人次,高峰小时旅客由1700人次提高到2520人次,停机坪面积由12万平方米增至22万平方米,停机位由19个增至32个,航站楼增建3万平方米,使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增加2座E类国际近机位登机桥,工程总投资2.76亿元。本次扩建工程结束,标志着龙嘉机场一号航站楼建设完成,机场一期工程完美收官,机场在建筑设施方面达到了提升至4E级的基本要求。
联想起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最初的设计,吉林机场集团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在设计施工时已对长春机场的建筑续建和等级提升做了充分预留,不论是航站楼扩建还是停机坪扩建,都做到了花最少的钱,取得最大的收益!
本次航站楼扩建是在原有航站楼指廊向西侧延伸,新增2部E类国际登机桥,9月1日起,进出长春机场的国际航班将与这两部新增的登机桥对接,原使用的国际登机桥改为国内。而在新增的3万平方米面积中,有近2万平方米是在原有楼体内增加的。4.3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怎么会预留出近2万平方米的面积?原来,在航站楼最初设计中,夹层区域是变电机房、空调机房等设备间。机场建设者通过设计改造,将设备间下调至航站楼地面以下两侧区域,从而使夹层形成5000余平方米的空间,现在可以作为工作人员办公区;在旅客进出港大厅的地下区域,原设计是进行土方回填至地平面,机场建设者在请示有关部门批准后,采取四面做剪力挡土墙的方式处理,这样工程款多花费近2000万元,带来的结果是避免回填土沉降的后患,形成更加坚固的地下结构,而最大的收益莫过于无形中预留了近1.8万平方米的地下面积。地下的面积即将作为长吉城际列车龙嘉站与龙嘉机场航站楼空地对接的枢纽,也将为旅客带来更为方便和全面的餐饮、商贸、休闲服务。
要起降大型飞机,跑道长度和厚度是关键因素。长春机场扩建后要由4D升级为4E,如何增加跑道厚度来满足E类飞机(如波音747)的起降要求呢?原来机场建设者在建设之初已考虑到机场等级提升的可能,因此在跑道施工过程中完全是按照E类标准修建的。跑道区域土方碾压密实度达到98%,在此基础上向上铺筑山皮石、二灰碎石和混凝土面层,平均厚度均为40厘米,总厚度为120厘米,混凝土面层最厚处达48厘米,完全满足E类飞机起降需要。
本次飞行区扩建,仅对停机坪和机场消防设施设备等进行扩建和补充,而跑道未进行任何改动。而今,长春机场飞行区等级提升至4E级标准已经获批,回过头来看,前期设计时的辛苦付出,如今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据悉,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停机坪扩建部分已于2010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航站楼扩建部分于今年年初通过有关部门的工程验收和行业验收,目前机场等级提升至4E,即将全部投入使用。
根据《民航机场管理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
4D:飞行区指标为4D的运输机场是指可供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大于1800米、翼展在36米至52米之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间距在9米至14米之间的民航航空器起飞、降落的机场。
4E:飞行区指标为4E的运输机场是指可供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大于1800米、翼展在52米至65米之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间距在9米至14米之间的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机场。
机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建筑设施就是跑道。跑道的性能和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样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原则上,飞机的重量越大,它所需要的跑道就越长越宽。民航机场按照接待飞机的能力,做了分别由一个数字和一个拉丁文字母组成的标识,数字只有1、2、3、4,字母从A到F。数字标识飞行场地的长度,数字越大代表跑道越长,可以起降更大的飞机。字母则表示此机场跑道所能允许的飞机的主轮间距离(也可以用飞机两个翼尖的距离表示)。有了适当的宽度,飞机在跑道上运动时机轮才不至于越出跑道。字母越靠后,机场的跑道宽度就越大。而空中客车A380属F类客机,长春机场仍不能保障。
(中国民航新闻信息网原文地址)